黃山新聞網訊(丁勝 張妍)黃山區之東北望,群山環繞間,坐落著一個古村,名為樵山。新明鄉樵山村自然優美,生態宜人,清新怡然,并且歷史底蘊深厚,紅色文化厚重。近年來,黃山區樵山村堅持新發展理念,因地制宜,軟硬兼施,發展產業,完全摘除之前省級貧困村的帽子,舊貌換新顏,逐步破解了鄉村振興的“密碼”。
完善基礎設施,鋪就鄉村振興康莊道。受山勢阻隔,從前的樵山村較為閉塞,對外聯系十分不便,造成村內農產品難賣、外界客商難買的困境,導致樵山村一度貧困,難以發展。針對痛點,當地區、鄉、村三級聯合發力,統籌安排,科學規劃,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道路新建,近兩年來共計投入千萬余元資金,完成進村道路拓寬,修建生產性道路,提升公路安全等級,鋪就出樵山村的“開放路”“財富路”“幸福路”。與此同時,樵山村多措并舉,積極辦好各項民生實事,新建自來水項目、完成村民組電網改造、鋪設管網、進行改廁、安裝路燈,全方位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,讓樵山村的面貌煥然一新。

發展硬核產業,打造鄉村振興動力源。樵山村山高嶺峻,終年云霧繚繞,溫濕涼爽,非常適宜香榧樹生長,獨特的地質結構、氣候條件孕育了樵山特有的“貢榧”。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樵山村靠山吃山,因地適宜,大力發展香榧產業,成立了曙樵香榧合作社,統一發放香榧苗,在技術上統一培訓、統一管理、統一銷售,并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品牌,極大保證了香榧的品質,提升樵山香榧的知名度。此外,為了進一步減少種植成本,樵山村利用香榧林幼林的除草管護,大力推廣套種高山辣椒,既對香榧林進行了有效的鋤草管護,又實現了辣椒的豐產,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帶動脫貧戶增收。種植小作物,發展大產業,2023年,樵山香榧總產量達11萬斤左右,產值突破400萬元,帶動村民人均增收3到4千元。

挖掘軟性資源,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。樵山村作為革命老區,有著深厚的紅色歷史底蘊。為傳承好紅色基因,發揚好紅色精神,樵山村注重保護和發展本地紅色資源,收集整理紅色歷史資料,修繕復原紅色革命遺跡,串聯打造紅色旅游長廊,以刻在骨子里的優良紅色品質帶動村風民風向上向善。近年來,樵山村注重保護與開發并重,加強宣傳走訪,興建衛生廁所,修整清理溝渠,加大環保力度,組織修建民宿,一步一步揭開了曙光地區的神秘面紗,吸引廣大游客慕名前來,自駕觀光游蓬勃發展,實實在在讓村民的“錢袋子”鼓起來,逐步實現了既要“綠水青山”,又要“金山銀山。”
